课题组长(PI):凌宗成教授
课题组固定成员:武中臣教授、付晓辉教授、吕英波教授、李勃副教授、乔乐副研究员、刘平副研究员、肖阿阳副研究员、张江讲师、辛艳青实验师、倪宇恒助理实验师、陈剑博士后、石二彬博士后、刘长卿博士后、曲洪坤博士后、曹海军博士后
课题组兼职科研助理:陈博
课题组研究生:毛文硕、刘董、王晓玉、齐晓彬、卢学金、张聆汐、尹承翔、王天伟、金国斌、鞠恩明、刘毅恒、孟凡、苏鸣宇、刘望、黄艳彤、陈文羲、房锟、王玉振、王子元、侯盼盼、潘辰安、张玉征、田园、晋通文、贾子祎、汪鑫、迟思越、孔嘉琪、李进、李瑞新、刘广阔、孙宪洋、王晨宇、杨瑜、张睿泽、任鹏宇
研究内容:
行星科学是以太阳系行星及其他小天体形成和演化为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以探月工程为标志的我国深空探测任务正在深入开展,行星科学随着深空探测的发展而逐渐成为空间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本课题组以行星遥感与光谱学主要研究方向,利用我国与国际上深空探测的最新数据开展行星遥感研究,结合地面实验室的样品光谱学与矿物化学研究进行联合科学解译,认识太阳系行星(以月球和火星为主)的起源和演化规律。此外,我们还将以行星探测光谱仪载荷为主要对象,结合探测任务数据科学分析引领和拓展行星探测有效载荷的研发及标定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利用行星科学数据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是行星科学数据的主要价值所在。山东大学行星科学团队(Planetary Science Group of Shandong University)的主要研究兴趣为行星光谱与遥感研究,利用行星遥感光谱数据和实验室光谱数据,理解行星表面物质分布特征、环境条件以及行星起源与演化等科学问题。我们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Ø 行星遥感光谱研究:利用行星(包括月球和火星)遥感光谱和能谱数据,开展行星表面物质成分遥感分析与探测和光度学研究,揭示行星形成与演化历史;
Ø 行星实验室光谱学研究:建立行星表面物质实验室,利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实验室研究手段,开展行星遥感光谱与地面实验室光谱数据的联合研究;
Ø PDS标准研究、归档和数据的分发:推动行星数据标准(PDS)在中国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和发展;
Ø 行星探测光谱仪器开发及标定:开展行星探测中光谱仪器载荷研发和标定工作。
实验室和仪器设施:
现有山东大学威海PDS实验室、行星表面物质实验室、行星环境模拟实验室以及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为科研活动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条件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