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卢学金,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2022级博士生,导师凌宗成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研究方向为月球遥感与光谱学。以嫦娥探月任务的科研数据解译和月球样品研究为主线,参与探月四期载荷研制重大项目;参与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图与地质图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选址的论证工作。以(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Astronomy等期刊发表论文2篇。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生长在灿烂的浩宇下
成长于追星揽月的学术沃土中
卢学金带着一代代追月人的理想
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寻梦天宫
在对月球前世今生的孜孜探索中
星瀚不再遥远
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入梦: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进入大学前,月亮对于卢学金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模糊影像,它高悬于古老神话中,仅仅是人类仰望夜空时可捕捉的一个简单轮廓。从一个没见过望远镜的小男孩,成长为月球研究的青年主力军,卢学金分享了他的故事。
大一时,卢学金第一次使用天文望月镜观测月亮,震撼之余,也为他后来选择月亮作为研究方向埋下梦的种子。“后来,我参加科研立项分享会时,听了当时的天协会长关于月球地质演化的研究,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大一的卢学金加入了天文协会。
加入天协后,卢学金从担任干事,到任职会长,他不断学习天文知识,积极参加科普活动,结合专业知识服务在校师生及广大市民。对月亮的深入了解,激发了卢学金探索宇宙空间的兴趣,吸引他开展进一步的月球科研工作。
始于兴趣,终于坚持。卢学金提到,是行星科学团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贯通式行星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帮助他尽早步入了科研道路。学院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使身为本科生的卢学金在大二便取得了跟随凌宗成老师进行科研项目探索的机会。除他之外,很多拿过国奖和校奖的师兄师姐都受益于学院的这套培养体系。
在凌老师和学长学姐的指导和帮助下,卢学金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很快确认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研究生阶段,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在对月研究领域深耕。昔日赏月人,已然成长为逐月人的模样。
逐梦: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不同于科普,科研一途荆棘丛生,长路漫漫。卢学金真正进入科研道路后也遇到了很多挫折与困难,“有时候看数据,预期的结果会和处理出来的结果很不一样,就需要自己去反复地检查,这过程实际上是非常枯燥的。”为了提高科研的效率,卢学金自学了编程。说到这里,他淡然一笑:“一开始用的笨方法,一个个手动操作。后来还是觉得太困难了,就硬着头皮去学了。万事开头难,最后总归是学会了。所以啊,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害怕,只管开始就好。”当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他会抬头看看月亮,一天的疲惫就这样被月光洗去。卢学金认为,自己只是普通人,科研需要什么,他就去学什么,坚持与热爱才是战胜阻碍的秘诀。
在科研的道路上,指路人和同行者同样必不可少。“枯燥是科研的常态,你必须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态。” 卢学金感触颇深,“保持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收获到正向的反馈。”无论是来自同伴的认可,还是老师的悉心指导,都如阵阵强风,助推卢学金的科研之帆踏过千重浪、渡过万重海。
2020年底,我国嫦娥五号月面采样任务大获成功。2021年底,凌宗成教授代表山东大学获批1200毫克月壤样品。这轻如毫毛的月壤样品如有千钧之力砸在每一个渴盼的人心中。
“我想过会有这一天,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
当真正拿到月球样品时,显微镜观测下的“月球”由单一的黑白灰变得五彩斑斓,卢学金只觉得如梦一场。
即使临近年关,卢学金所在行星科学团队的老师和成员仍一起轮班倒,确保测试仪器24小时不间断测试,最终成功获得了上千条光谱数据。卢学金提到:“因为这个事情比较紧急,所以其他小组的成员也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帮助我们。”在这种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模式下,卢学金与同伴们共同克服长时间学习与工作带来的疲乏。
行星科学课题组积累下多年的科研经历,发表了以山大为第一单位的首篇《自然•天文学》论文,历经十年绘制出世界首幅1:250月球全月地质图和岩石类型分布图。寒冬和数据是冰冷的,但人心炽热如炬。测量光谱数据质量良好的那一刻,在团队成员的心中,镌刻下永恒的幸福丰碑。
筑梦:国之所需,吾之所往
无论是深空探测还是其他科学研究,看似都有些脱离大众生活,不为他人所理解。但卢学金深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意义的,在科研路上从未迷茫。逐月之旅当行稳致远。卢学金明白,关于月球的科研成果转化不能一蹴而就,但它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在他看来,探索未知这件事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突破。从哲学层面看,探索月球对于认识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下沉到实践,建立月球基地后,人类能够以它为跳板探索火星,寻找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一个民族总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黑格尔的这句话一直深藏在卢学金心中,也鼓舞着千千万万科研人把目光投向天空,心系苍穹、追星逐梦。
在山东大学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卢学金作为学生代表在发言时曾说:“是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愿意倾其一生投身于国家的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事业。”他不止一次感叹,21世纪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嫦娥探月任务:从嫦娥一号到现在的五号任务,未来还计划开展月球背面采样任务和载人登月任务。我国针对深空探测领域制定了一系列规划,稳扎稳打、一步步落实,已经取得了大量科学探测和技术成果。
“我还是想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继续深入自己的科研之路。如果能以这样的形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觉得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跟随国家的脚步去做这些事情,方向是非常明确的。”
卢学金表示,自己会努力参与到国家未来的探月重大任务中。在他看来,将个人规划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才能实现在灿烂的星空下,真正把学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采访结束后,他留下一句“我要继续‘上山’了”,便背上厚重的背包、裹上御寒的大衣,在冷风中、月光下,又走向闻天楼,继续自己的科研攻关。
跨越千年,九天揽月不再是豪情壮志倾洒下的一腔热血,已然成为当代中国追求繁荣强大的必由之路。众多如卢学金一般心怀“国之大者”的山大学子,逐梦太空,耕耘遥远行星的科研土壤,正践行着科技报国的使命。去发光,而不是等待被照亮。时代会证明,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青年一代,必将不负重任、不负盛世。
转载网址:https://apd.wh.sdu.edu.cn/info/1048/15361.htm